青春无悔,志愿同行——吉大一院志愿者服务感言
这是我大学中第一个长假期,也是我第一次做志愿服务。
在参加活动之前,就一直就觉得志愿者这个身份是十分神圣的,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在真正体验了志愿活动之后,志愿者的形象在我心中越发高大起来。而在做了导诊并辅助老师为体检人员做心电图后,我对医院的了解更深一步。
志愿服务是个挑战。虽说作为本地人一直听说吉大一院很大很大,但也并未自己去体会过。就在培训的那个下午,我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吉大一院很大很大。不同楼层有不同的科室,不同的楼有不同的负责范围,楼与楼之间又有不同的连接方式。这样错综复杂的位置结构让我不禁对自己的能力有些怀疑。第一天正式上岗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为患者指路后收获的喜悦盖过了不安。这是一个挑战,是一个可迎接,可战胜的挑战。
志愿服务考验耐心。作为大一新生,并没有接触专业知识,只能协助医生做一些简单的检查,比如心电图。在体检中心每天可能要做几十个人的心电,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操作,同样的话每天重复很多遍,倒也不觉得烦不觉得累,能帮到人们,帮到医院里的老师,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无可替代。这考验耐心,考验严谨,并教会了我一项技能。
志愿服务带来责任。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宗旨是付出、热情、乐于助人,这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身份。每当我穿上那身服装,戴上志愿者标识,走在医院里,总是想去帮助那些看起来充满迷惑,找不到方向的患者,想去扶着老爷爷老奶奶,想去帮医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志愿者这个身份,被赋予之后,感觉自己变得更加乐于助人,社会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付出一份力量。
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患者信任医生,那么在我们成为志愿者的那一刻,我们也成为了被患者信任的人。尽管有时,可能会被人们误会,可能会不小心指错方向,或是因咨询的患者太多而不能及时作答时被患者指责,但我们选择互相理解与尊重,并更加努力用心地去提供帮助。
作为医患关系的润滑剂,我们有义务投入自己的热情和精力;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帮助别人;作为祖国未来,我们有义务参与建设美好社会,有必要从我做起、乐于助人。志愿者的精神是值得传递学习的,它使人们感受到帮助与被帮助带来的温暖,并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来吧,小伙伴们,让我们携手,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予焦急的患者一份关怀;怀揣满腔的热情,给予社会更多关爱与活力;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志愿服务的道路越走越远。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院 2017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邹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