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开展第十二届“中国便秘日”义诊活动
2025年3月28日是“世界便秘日”,也是第十二个“中国便秘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医护团队在门诊大厅举办了“‘便’通人和,畅享健康”主题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以义诊、科普、互动的形式,为20余个家庭提供了专业诊疗服务。
(义诊团队)
儿童医院副院长、小儿消化科主任王丽波指出,我国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5岁儿童患病率达18.6%,其中约30%会发展为慢性便秘,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除遗传因素外,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膳食结构失衡、排便习惯紊乱及心理压力增加是主要诱因。
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庞晓丽、皮壮,主治医师戚伶俐、王艺轩联合护理团队,依据国际通用的ROME Ⅳ诊断标准,为每位患儿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特别引入的“儿童便秘指导手册”包含膳食指导图谱、行为训练日程表及家庭监测工具,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管理闭环。
(义诊现场)
活动现场设置了沉浸式科普体验区,通过3D视频展示肠道工作原理,儿童通过互动游戏学习健康饮食知识;在专家讲堂上,戚伶俐讲解了“儿童排便训练教程”,王艺轩解读了最新《儿童便秘诊疗指南》;在营养课堂中,护士长赵丹丹团队指导制作高纤维营养餐,发放了特制的“便便形状对照卡”;在心理疏导角,医护人员帮助家长为孩子建立正向引导策略,缓解如厕焦虑。
一位带着5岁女儿参加活动的女士说:“以前总觉得便秘就是多吃蔬菜,今天才知道还有这么多学问。”他们通过专家指导,建立了包含运动计划、饮食日志、奖励机制的系统管理方案。据统计,现场98%的家长在健康知识测试中成绩提升显著,掌握了“黄金排便时间”“膳食纤维计算法”等实用技能。
作为吉林大学临床重点专科,吉大一院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已连续9年开展便秘日公益活动。科室创新建立的“三维阶梯疗法”(基础治疗-药物干预-生物反馈)和“365天云随访”体系,使慢性便秘患儿症状缓解率提升至82%。科室将持续推进“百校肠道健康计划”,把儿童便秘的专业防治工作前移到学校和家庭。
来源丨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
科室撰稿 通讯员丨沈阅
科室审阅丨王丽波
责编丨秦楠
编校丨薛奥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