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党组织名称
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和《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规定》有关精神和要求,进一步规范院级党组织所辖基层党组织名称。
一、院级党组织所辖基层党组织的命名
基层党组织规范全称一般为“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A+B+C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在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情况下)”,其中“A”代表院级单位、“B”代表系(部、室)等基层单位、C代表教工、学生等支部类型,比如:“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xxxx学院xxxx系教工支部委员会”。日常工作中的简称可以是“xxxx党总支”“xxxx党支部”等。
院党委规范名称: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委员会
党支部常用简称自查(统计日期2025年2月):
序号 | 系统 | 常用简称 |
1 | 机关 | 机关教工第一党支部 |
2 | 机关 | 机关教工第二党支部 |
3 | 机关 | 机关教工第三党支部 |
4 | 机关 | 机关教工第四党支部 |
5 | 机关 | 机关教工第五党支部 |
6 | 机关 | 转化研究院教工党支部 |
7 | 后勤 | 后勤教工第一党支部 |
8 | 后勤 | 后勤教工第二党支部 |
9 | 内科 | 肝胆胰内科教工党支部 |
10 | 内科 | 感染症科教工党支部 |
11 | 内科 | 干部病房教工党支部 |
12 | 内科 | 体检中心教工党支部 |
13 | 内科 | 呼吸科教工党支部 |
14 | 内科 | 急诊科教工党支部 |
15 | 内科 | 中医老年病科教工党支部 |
16 | 内科 | 内分泌疼痛科教工党支部 |
17 | 内科 | 胃肠内科教工党支部 |
18 | 内科 | 肾病内科教工党支部 |
19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教工党支部 |
20 | 内科 | 血液科教工党支部 |
21 | 内科 | 肿瘤科教工党支部 |
22 | 内科 | 放疗科教工党支部 |
23 | 内科 | 重症医学科教工党支部 |
24 | 内科 | 介入治疗科教工党支部 |
25 | 内科 | 神经内科教工党支部 |
26 | 内科 | 卒中中心教工党支部 |
27 | 内科 | 风湿免疫皮肤科教工党支部 |
28 | 外科 | 产科教工党支部 |
29 | 外科 | 妇科教工党支部 |
30 | 外科 | 耳鼻咽喉科教工党支部 |
31 | 外科 | 肝胆胰外一科教工党支部 |
32 | 外科 | 肝胆胰外二科教工党支部 |
33 | 外科 | 骨关节运动医学科教工党支部 |
34 | 外科 | 脊柱外科教工党支部 |
35 | 外科 | 甲状腺外科教工党支部 |
36 | 外科 | 乳腺外科教工党支部 |
37 | 外科 | 泌尿外一科教工党支部 |
38 | 外科 | 泌尿外二科教工党支部 |
39 | 外科 | 手足外科教工党支部 |
40 | 外科 | 烧伤外科教工党支部 |
41 | 外科 | 胃结直肠、结直肠肛门外科教工党支部 |
42 | 外科 | 心脏外科教工党支部 |
43 | 外科 | 胸外科教工党支部 |
44 | 外科 | 儿外血管外科教工党支部 |
45 | 外科 | 眼科教工党支部 |
46 | 外科 | 麻醉输血科教工党支部 |
47 | 外科 | 手术室教工党支部 |
48 | 外科 | 创伤骨科教工党支部 |
49 | 外科 | 神经创伤整形科教工党支部 |
50 | 外科 | 神经肿瘤血管外科教工党支部 |
51 | 外科 | 生殖产前男科教工党支部 |
52 | 儿科 | 小儿呼吸、消化科教工党支部 |
53 | 儿科 | 小儿风湿免疫、肾病、肿瘤、ICU科教工党支部 |
54 | 儿科 | 发育、新生儿科教工党支部 |
55 | 儿科 | 小儿神经、血液、心血管、内分泌科教工党支部 |
56 | 门诊 | 病理科教工党支部 |
57 | 门诊 | 核医学科教工党支部 |
58 | 门诊 | 超声诊断中心教工党支部 |
59 | 门诊 | 儿科门诊教工党支部 |
60 | 门诊 | 放射线科教工党支部 |
61 | 门诊 | 检验科教工党支部 |
62 | 门诊 | 康复科教工党支部 |
63 | 门诊 | 门诊临床教工党支部 |
64 | 门诊 | 药学教工党支部 |
65 | 乐群院区 | 乐群院区内科教工党支部 |
66 | 乐群院区 | 乐群院区外科教工党支部 |
67 | 乐群院区 | 乐群院区机关后勤教工党支部 |
68 | 乐群院区 | 乐群院区医技教工党支部 |
69 | 离退休 | 离休党支部 |
70 | 离退休 | 退休第一党支部 |
71 | 离退休 | 退休第二党支部 |
72 | 离退休 | 退休第三党支部 |
73 | 离退休 | 退休第四党支部 |
74 | 离退休 | 退休第五党支部 |
75 | 离退休 | 退休第六党支部 |
76 | 学生 | 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 |
77 | 学生 | 本科学生第二党支部 |
78 | 学生 | 本科学生第三党支部 |
79 | 学生 | 本科学生第四党支部 |
80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一党支部 |
81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二党支部 |
82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三党支部 |
83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四党支部 |
84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五党支部 |
85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六党支部 |
86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七党支部 |
87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八党支部 |
88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九党支部 |
89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十党支部 |
90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十一党支部 |
91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十二党支部 |
92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十三党支部 |
93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十四党支部 |
94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十五党支部 |
95 | 学生 | 硕士学生第十六党支部 |
96 | 学生 | 博士学生第一党支部 |
97 | 学生 | 博士学生第二党支部 |
98 | 学生 | 博士学生第三党支部 |
99 | 学生 | 博士学生第四党支部 |
100 | 学生 | 博士学生第五党支部 |
101 | 学生 | 博士学生第六党支部 |
102 | 学生 | 博士学生第七党支部 |
二、基层党组织的设立
院级党组织可根据所辖党组织的党员队伍规模与分布情况、党员工作学习生活与执行任务等需要,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
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都应当成立党支部,党支部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场所相邻、专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
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可结合实际设置若干党小组,每个党小组一般不能少于3名党员,其中至少应有1名正式党员。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党小组的建立、调整和撤销,由党支部决定并报院级党组织备案。
三、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全体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党支部须严格执行会议制度、党课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心谈话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四、规范党支部会议记录
党支部会议记录是党支部部署工作安排、检查落实情况、总结指导工作和上级组织检查了解工作情况的依据,主要包括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党课、主题党日等工作开展情况。
会议记录要记有具体时间、地点、参会人员情况、主持人、记录人、议题,以及委员或党员简要发言、会议决议等。会议记录一般由组织委员负责会议的现场记录,应规范详实,不得会后补记,不得记成会议纪要,不得弄虚作假。涉及发展党员、评优评奖等具体工作时,会议决议必须体现具体人员名单。会议记录一般由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负责日常保管,存档期限一般不少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