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会议记录及“三会一课”制度要求提示
党支部会议记录本是记录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的专用本,记录本一般由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保管,其他人不能随意查阅;每次记录都要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数姓名、缺席人数姓名、原因、主持人、记录人、会议内容及决议事项;记录字迹要清楚,用钢笔或黑色碳素笔记录,一般发言摘要记,重要问题详细记,妥善保管并注意保密。
党支部会议记录主要是对“三会一课”制度及“组织生活会”制度的记录。
所谓“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党小组会议记录由党小组长指定专人负责记录),按时上好党课(每季度一次)。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是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
一、支部党员大会制度
1、会议时间: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会议。
2、参会人员:会议由全体党员参加,根据内容需要可吸收非党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参加。
3、会议内容: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党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
(2)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3)对拟发展的新党员进行组织接收和审议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4)选举支部委员会成员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
(5)讨论需由支部大会决定的其它重要事项。
4、会议形成的决议由支委会负责检查落实。
二、支部委员会制度
1、会议时间: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有必要时支部书记可随时召集。
2、参会人员:会议由全体支委会成员参加。 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
3、会议内容:
(1)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
(2)讨论通过年度支部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5)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及党员发展对象,评选优秀党员。
(6)讨论支部工作重要事项和工作措施。
4、会议要求: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重要事项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半数以上;如遇重大问题要作出决定,到会的委员不超过半数时必须提交党员大会讨论。
5、会议形成的决议事项应明确有关支委会成员负责检查落实,并向书记报告执行情况。
三、党小组会制度
1、会议时间: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特殊情况时小组会次数可增加,也可推迟召开。
2、参会人员:小组全体党员参加,党小组长主持会议。
3、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传达支部的决议,讨论贯彻支部决议的具体措施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
(3)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支部决议的情况。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期召开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4、注重效果:会前要有准备,会议内容要集中,每次会议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解决一两个问题即可。
四、党课制度
1、上课时间:每个季度上一次党课。
2、党课内容:
(1)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
(2)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3)学习党建相关理论和知识。
(4)结合当前形势,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
3、党课要求:
(1)支部要认真制定党课计划,一般情况由支部组织委员负责。
(2)建立考勤制度,无特殊情况,不能无故缺席。对因故未能参加党课的党员要及时补课。
(3)党课教员由支部书记担任,也可以邀请上级领导及党员先进典型人物和具备授课能力的其他支委担任(必要时外请党课教员)。每次授课必须要充分准备,讲课时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
(4)每次党课要认真做好记录,以备上级检查考核。
五、组织生活会制度
组织生活会制度主要指党员在支部、党小组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组织生活制度。支部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小组或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以外,还要召开(有针对性解决某些问题)支部委员会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先进性的一大法宝,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必要时视情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