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联合启动大病患者慈善救助项目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大对大病重症患者的救助力度,2025年1月9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联合启动大病患者慈善救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吉大一院门诊楼八楼大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詹成付、公益项目部主任金春玉,吉林省民政厅副厅长杜文革、办公室主任史志忠、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刘丽媛,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党委副书记刘彬,医学发展和医学援助基金会理事长佟成涛、副理事长王洪亮,社会公益部主任刘芳,放疗科主任董丽华,血液科主任高素君,普外中心副主任、甲状腺外科主任孟宪瑛,胸外二科主任李洋,儿童医院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武辉,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董春钰,儿童医院-小儿血液科主任李春怀,儿童医院-小儿肿瘤科主任常健,儿童医院-小儿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张一宁,放疗科护理平台护士长吴杰,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邱伟,心脏外科副主任白杨,神经专科医院-神经外科诊疗平台神经肿瘤外科诊疗中心副主任洪新雨及各临床科室代表、医务社工、志愿者、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佟成涛主持。
(佟成涛理事长主持仪式)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吉大一院微院史宣传片《希望》。
(刘彬院长讲话)
刘彬向全体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了对此次合作项目的坚定支持和热切期待。他指出,吉大一院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发展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举办健康促进活动,打造医疗救助平台,致力于优化医疗服务、彰显人文关怀,丰富医疗救助的服务内涵。他表示,医疗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吉大一院将充分发挥医疗专业优势,全面保障各类救助资源能够精准、高效地服务于真正需要帮助的患者。
(刘芳主任进行项目介绍)
刘芳介绍,该项目涵盖血液类疾病、器官移植、重症肝肾疾病及罕见病等多个病种,最高救助金额为3万元,在吉大一院就医的符合项目要求的患者均可申请。项目还将建立一套完善的救助流程和评估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细致的救助服务。她表示,该项目结合医院的资源优势和公益基金会的平台优势,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尝试,将为医院和慈善组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借鉴,也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詹成付理事长、杜文革副厅长、吕国悦书记、刘彬院长为项目揭牌)
(佟成涛理事长向詹成付理事长赠送锦旗)
詹成付、杜文革、吕国悦、刘彬共同为慈善救助项目揭牌。佟成涛向詹成付赠送锦旗,表达了对基金会的诚挚感谢和对此次合作的殷切期望。
(吕国悦书记讲话)
吕国悦在讲话中表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慈善救助领域具备扎实的经验基础,而吉大一院则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他强调,该项目基于对当前大病救助现状的深刻理解和对患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从医疗费用援助到健康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医疗保障,能够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通过项目实施,不仅能为急需救助的大病患者提供经济援助,还能进一步强化医院的社会责任意识,将有效推动医院公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杜文革副厅长讲话)
杜文革在讲话中强调了政府在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责任,以及加强多方合作的重要性。他高度评价了慈善救助项目的社会意义,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对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吉林省民政厅将全力支持该项目,协调多方力量合力推进项目实施,确保救助工作公正、公开,让对困难群体的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詹成付理事长讲话)
詹成付介绍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及在吉林省实施的慈善项目推进情况。他表示,与吉大一院开展合作是基金会在吉林省拓展医疗救助项目的重要进展,将切实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送去经济援助和生活希望。他还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援助大病患者,为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慰问儿童医院-儿外科患者家属)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及嘉宾共同前往疗区慰问患者及家属代表,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心态、勇敢面对困境,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希望的力量。
(仪式合影)
此次合作旨在帮助大病患者积极应对患病困境,缓解就医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与治疗难题。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与吉大一院均在大病患者救助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为推动医疗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