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社会工作部举办“我们的世界”小组活动
为了帮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肿瘤科、小儿血液科、小儿神经内科的孩子培养起对世界的兴趣和好奇,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愿望。吉大一院社会工作部联合北京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我们的世界”为主题,开展五节小组活动,共计65名患儿参与。
活动以太阳系知识问答为起点,引发组员探索星球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太阳系的行星。随后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孩子对太阳系各行星的排序和运转方式的记忆,并巧用黏土创作太阳系,让孩子把了解到的宇宙知识用创作表达出来。以童趣拟人的思维表达方式向孩子形象展示了太阳系的行星运转。在孩子童年时期陪同他们探索宇宙的刹那、永恒与无垠,等他们长大之后,才有更广阔的视野超越生活的琐碎与平凡。
光与影是是自然界的画家,它们交织、碰撞,创造出无数美丽的瞬间和深邃的意境。活动中,医务社工与组员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影子是我的好朋友》激发探究的兴趣,促进孩子思考一些日常事物的用处并感受其中的趣味。之后,医务社工以投射的方式,让孩子们以绘画的方式将想象具象化呈现出来,感悟和理解“平淡事物里也能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昆虫是自然界的精灵,在人类诞生前的三亿五千万年,就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故本次活动中,医务社工以“昆虫精灵”的模仿游戏开场,通过蜘蛛特征提问和绘本故事《蜘蛛日记》,让孩子对蜘蛛和其他昆虫有了一定了解。随后,通过手工游戏“我是小蜘蛛”让孩子运用毛线纺织蛛网,体会蜘蛛困难的过程,欣赏蜘蛛的智慧,最终明白——对事物不要抱有偏见,对一切事物都要抱着多了解多学习的心态。
每个孩子对大海的向往都不同,或许是深邃的、美丽的、自由的、神秘的……无论他们心中最喜欢的大海是什么样的状态,都是让人向往崇拜的。本节活动医务社工通过互动问题向孩子们了解他们记忆中的海洋,让孩子更好地融入主题。借助绘本故事《听,大海在说话!》的阅读,激起孩子们保护大海的责任心。之后,医务社工协助孩子把心目中最好的海洋创作出来。本节活动从认知能力方面激发孩子对海洋环保的思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孩子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就是用童真的眼睛发现美好。本节活动社工与孩子一起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活动通过绘本《花婆婆》的阅读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美,让孩子明白让世界变的更美丽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创作环节,医务社工协助组员利用彩纸及废纸创作彩虹,在动手创作从中体会到意义和满足感。本节活动虽然让孩子思考做一件让世界变美好的事在短时间内可能没有具体答案,但是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怀着责任感去生活,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
此次“我们的世界”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让医务社工用孩子的视角陪伴和引导患儿去感受世界,一起探索,一起感知,为孩子种下探索未知世界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他们一生的学习中不断提供能量和动力。而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我们的世界本就渺小如尘埃,而孩子却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小事上,这些美好的小事不仅让孩子的生命美丽鲜活、自由舒展,也让他们在好奇、探索与发现中收获成长的惊喜。
在未来的工作中,吉大一院社工部将继续秉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以患儿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更具个性化的病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