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生命之意 ,承生命之重——吉大一院社工部开展“奇妙的生命”线上教育小组活动
小儿恶性疾病有其特殊性,使得部分孩子和家长要面对生命话题。如何让孩子在接受的前提下,向他们解释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家长。为了引导患儿正确面对疾病,接纳生命的不完美,从容坦然的面对生命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2022年1月20日—3月10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社会工作部联合小儿肿瘤科、小儿血液科和长春市卓越仝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奇妙的生命”线上教育小组活动。
本次小组以安宁疗护的社会工作理论为依托,以生命教育故事为载体,根据小组活动发展历程,共设计了六次主题活动,吸引了90余人次参与。
你我初相识
社工通过互动游戏“我们一起散步吧”、绘本故事“我很特别”和手偶制作“未来的我”等互动环节,在协助小朋友打破距离感,认识新朋友的过程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领悟每一个生命都是****的存在。
生命初体验
为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生命力量。活动中,社工以“绘本动画+植物种植”的活动方式,不仅解答了孩子们关于生命的疑问,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培育生命喜悦,一颗有关生命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心中慢慢生长。
春天花花会
生命结束后就没有意义了么?为更好的解答这个问题,社工运用落花、落叶、落草等无生命物品,通过带领小朋友们制作“团扇”,让他们在发现生命之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我是守护者
尊重生命才会更好的感恩生命。此次活动中,社工给每一位小朋友发放了鸡蛋,并要求他们给自己的拿到的鸡蛋取名、搭配衣着、设定职业梦想并在特定动作中保护鸡蛋的完整。这让小朋友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守护生命的责任,也体会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活动过后,有的小朋友还以文字的方式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感激之情——“妈妈你辛苦了,谢谢你的照顾,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生命多彩音
成长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挑战和选择。为此,社工设计了特别的互动游戏“生涯拍卖会”,用特定的技能、愿望和职业等作为拍卖品,帮助孩子们明确生命意义和生活目标,并通过制作“梦想音乐盒”激发了他们抗击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一位小朋友在活动后写到“人生即是阴天,又是晴天,一切都会过去,加油!”
有你大不同
相遇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小组互动游戏“优点轰炸”和照片展示“最美回忆”两个环节,大家一起讲述某一小朋友的优点和成长,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在小组中的收获。生命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巩固孩子们的改变,社工还为小朋友们送上了《獾的礼物》、《天空在脚下》等绘本。很多家长在向社工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反馈说到“参加了几次活动后,孩子好像变得成熟了,骨穿也很配合,而且看到我睡觉还知道给我盖被子了”。此外,社工在小组问卷分析中也发现,小组活动过后家长们在“如何向孩子解释生命消逝“的”问题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呱呱坠地只是生物我的诞生,社会我的成长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相信在社会工作部的努力下一颗颗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种子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只等日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