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宝宝的感恩奇遇记”——吉大一院社工部开展感恩教育小组活动
如果爱是四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心怀感恩的孩子意味着他的内心能够享受到幸福满足,也更能体会到生命的温暖与珍贵。为了让大病儿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医护人员以及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并能养成细心、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社会工作部策划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小组,活动共为5节,累计吸引了40余人次参加。
在第一节“开启感恩之旅——守护‘蛋宝宝’”活动中,绘本阅读及其绘制“蛋宝宝”的环节设置,让小朋友们有机会分享出自己的“特别之处”,这在探索自身独特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对自我的认知,明白成长与守护的意义。
在第二节“打开感恩之心——探索爱与被爱”活动中,社工在带领阅读《大卫,不可以》绘本后,延伸并与患儿共情结果,使其认识到自己是在爱的包围下成长的;图画设计“我可以为父母做的事”也让儿童看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达成爱的双向奔赴。
在第三节“萌发感恩之情——用心言谢”活动中,患儿因其在之前节次的所思所感,得以真切地制作出赠送父母的“感恩之花”,赋予鲜花以特别含义;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以充满趣味性的对话语言引发了诸多小朋友和家长关于爱的讨论与思考,这些极具仪式感的环节帮助患儿见证感恩的美好、体味感恩的魅力。
在第四节“汇聚感恩之流——爱的传递”活动中,社工带领患儿将视角转向同样在入院期间联系密切的医护团体上,以绘本《护士》为切入点,联系患儿自身实际,帮助认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关爱;通过“线图着色”的环节设置,患儿设计了各样精美的主题卡片,并赠送给了曾照顾过自己的医护,这在其力所能及范围内进行了感恩回馈,同时,这也将在另一层面上加深患儿医疗理解,提升治疗依从性。
在第五节“回顾感恩之路——前行有你”活动中,社工通过绘本《感恩的味道》及其相关视频动画总结之前四个小节的内容,协助小组成员积极分享内心感受。“感恩屋”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内在想象力和行动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感恩屋”形象。社工给大家准备了红色和黄色的卡片,其中黄色代表着我感受到了谁的爱?红色代表我用实际行动感谢了谁?每记录一次就放入小屋中一次,组员纷纷提出未来要把感恩小屋填上满满的爱。最后,活动在一片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通过本次感恩教育小组活动,使患儿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周边的人,发现生活中应该感激的人。使他们体会到点滴生活中透露出父母的爱,在治疗中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并学会去发现这些感动的事件或时刻,用实际行动去表达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