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2016年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例会
7月26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召开2016年第一次例会,就缓解紧张的用血形势商讨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改进我院备血流程。会议由王海峰副院长主持。
为缓解用血紧张,输血科坚持主动联系周边血站进行血液调配,近期还提出推广成分式自体输血,以保证我院临床用血工作的顺利开展。王海峰副院长在讲话时,充分肯定了输血科所做工作,并提出让符合条件的患者尽量术前采血贮存,破解输血困境。
会上,委员们围绕议题纷纷踊跃发言,分享了相关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心外科马春野主任介绍了科内开展自体血回输的工作进展,认为自体血回输能够有效减少异体输血风险,降低术中用血量,保证手术用血安全。
肝胆胰外一科张平副主任讲述了本科室开展术前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经历。从不了解到逐渐认识,再到现如今的广泛应用,目前我院80%的术前贮存式输血均由肝胆胰外一科开展。
输血是保证血液病患者后续治疗的先决条件。血液科高素君主任分析了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表示目前的供血量仅能够支持移植患者的血液供应,离保证全部治疗仍有很大差距,希望院里进一步争取血源,保证临床治疗用血。
脊柱外一科牛丰副主任建议在我院设立采血屋,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献血意识,从根本上缓解血液紧张问题。
输血科刘冰主任一一解答了委员们提出的各项问题,并对输血科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说明。她表示,我院作为全省用血量最大的医院,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血液中心,同时需要大量的临床治疗用血供给。在过去一年和今年上半年,各大医院均出现了因血液紧张而暂缓择期手术的情况,而与此同时,我院所有的手术都在正常进行。期间,输血科进行了大量而合理的调配工作,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刘冰主任希望各科室能够理解和支持输血科的工作,进一步推广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共同渡过缺血难关。
最后,王海峰副院长对本次例会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由输血科进行书面汇总。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立足输血科的实际工作,结合各委员提出的建议,制定和修改了我院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得到委员们的一致通过。